最近有个大新闻:
一下子,身边人都开始关注起来了。要知道,中央政治局的定调,代表着国家的重要决策,这会影响我们未来3、5年的投资决策。
比如,2015年,我们首次提出了“供给侧改革”,在那之后,国家整合了过剩产能。成效还是挺明显的,2016年6月-2017年末,煤炭、钢铁行业利润改善,行业指数明显跑赢全A指数。
而这一次,中央政治局提出“需求侧改革”,会对我们有哪些影响,我们该怎样提前做好投资布局呢?今天我们不妨就来详细聊聊看~

首先,什么是“需求侧改革呢”?
需求侧主要包括3大块:投资(地产基建等)、消费(食品、汽车等)和出口(外贸);需求侧改革,就是针对这3大块的改革。
这次改革的主力军,会集中在2个板块上:投资和消费。
原因很简单,这次“需求侧改革”提出的大背景,就是国际环境的变化:
- 一方面,全球疫情还在发酵中,全球经济都不好过,总需求呈下降趋势;
- 另一方面,由美国主导的贸易摩擦,对我们外贸生意带来了不小的影响。
在3大支柱,若“出口端”面临着很大不确定性,那另外两个块“投资”和“消费”,则自然会成为我们努力调整的重心。
说白了,我们要继续发展,就是要想办法搞内循环,具体怎么做呢?
虽然目前政治局会议只是提出了方向,还未制定具体政策。但根据各家券商分析师的推测,至少会有这两个方面。
根据中央经济会议的表述,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,完善社保,优化收入分配结构,扩大中等收入群体,扎实推进共同富裕。
简单来说,就是要减少贫富分化,让我们这样的中等收入群体,更舍得花钱,更愿意花钱,其中有两点就显得格外重要了:
1)稳住房价:坚持房住不炒
相当一部分人不舍得买买买,最主要的原因,在于“居高不下”的房价挤占了我们绝大部分收入。所以,房住不炒的基调大概率会继续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房价会大跌。毕竟,房地产跌了,大家赔钱了,也就更舍不得消费。所以,稳住房价,不大涨不大跌,是最理想的情况。

2)稳住保障:加强社会保障
一只会下蛋的金鹅
其次,就是社会保障。老有所依、病有所养,放下了“后顾之忧”,我们也才更舍得花钱,享受当下。所以,社保体系也是未来改革的一大要点。
此外,还有减税降负等其他措施,让我们到手的工资更多一些。总之,国家想方设法,让咱老百姓口袋里的钱,越变越多,这样才能支撑起一个庞大的消费规模。
除了消费端,第二个要关注的就是投资端。在这方面,我们更多会关注“新基建”,而非“旧基建”。
所谓“旧基建”指的是,以铁路、公路、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“铁公基”。老基建最大的问题,有性价比的能建的,都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,不是不可以继续投入,只是继续投入的性价比不高了。
而“新基建”指的是:5G、特高压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、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。
之所以说它“新”是因为相较于传统基建投资规模来说,规模还比较小,可发展的空间比较广阔。

举个之前老基建例子:
各地高速公路的修建,给快递物流行业、网购平台的发展,夯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新基建的修建,也是在提供平台和土壤,让这些存在长期增长动力的行业,获得更好的发展。
比如说:国家正在大力推广新能源车,但因为充电桩不够多,实际使用起来,没那么方便,很多人就犹豫了。
那如果充电桩这样的基础设施,能够建立得更完善,会不会进一步促进新能源车的消费呢?
再比如,大家讨论比较多的5G技术,也是如此,需要大量的5G基站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。

所以,分析师们也都预测,像5G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新能源等都会是重要的政府投资方向,这些方面,都值得我们重点关注。
总的来说,国家提出的“需求侧改革”,对我们来说,的确是个好消息。
- 一方面,国家会争取让大家钱包鼓鼓,提高咱的消费能力;
- 另一方面,会加强新基建建设,让我们能更快的用上高科技产品,开启你的幸福生活~
在投资上,有关消费升级、5G、物联网、新能源等等方向,都值得我们关注。
当然,要注意,这些热门板块,估值水平已经被炒得比较高了,性价比不一定是最划算的,投资前还要多看看基本面、估值水平等细节,千万别一下子冲进去,风险是很大的。
总之,我们做投资,宏观信息可以做为参考,但不能做为投资依据。找到好公司,等待好价格,才是更适合普通人的赚钱方法。
免责声明 本站资源来自会员发布以及互联网收集,不代表本站立场,所有资源仅限学习交流使用,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,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.如有侵权争议、不妥之处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!请用户仔细辨认内容的真实性,避免上当受骗!